深秋时节,气温骤降,心脑血管病人容易出现病情反复或加重。专家提醒,值此时节,中老年人要格外注意保暖,尤其是头部保暖,同时不妨喝点热姜汤,可起到很好的护心效果,避免发生心脑血管意外。
气温骤降 警惕感冒“伤心”
深秋是感冒容易发生的季节。由于室内外温差较大,患有慢性病和身体机能较弱的人抵抗力差,在气温骤冷的季节很容易感冒。有关专家指出,慢性病患者和体质较弱的中老年人感冒非同小可,感冒不仅诱发肺炎、心肌炎等疾病,同时还可使原有的疾病如糖尿病、心脑血管病、肺心病等加重,所以寒冷时预防感冒至关重要。
晚秋季节,总要经历几次大风降温。晚秋的乍冷,会刺激人体血管也出现反应性收缩,微血管收缩,管径变窄,血液流动缓慢,易诱发血管梗塞。再加上气温骤降,人体在温度调控时,最明显的反应便是寒冷的刺激引起的血液中纤维蛋白原升高。纤维蛋白原的作用是加速血液凝固,使血液更加黏稠,因而容易形成血块堵塞血管而使血流中断。堵塞脑血管时称脑梗塞,堵塞冠状动脉时便成为心肌梗塞。若属不完全梗塞,就会发生一过性脑中风或阵发性心绞痛。中老年人生理机能减退,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、应激性和抵抗性降低,因此极易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,甚至导致中风的发生。<<饮食养生与“治未病”
专家建议,对患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来说,在注意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服的同时,尤其要注意头部保暖。有一些中老年人,不论天气有多冷,从来不戴帽子,其实这样并不利于健康。人的头部是神经中枢的所在地,头部的皮肤薄,而血管及毛发多,所以,体内热量常从头部大量向外蒸发。气温骤降不注意头部保暖,人体很容易受到寒冷侵袭,进而使血管收缩、血压升高,毛细血管也可能发生硬化,甚至造成小动脉持续痉挛,心肌缺血、中风发病率明显增高。因此,中老年人深秋时节要注意保暖,尤其是头部保暖,既可预防感冒,也可有效避免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。
喝点姜汤可护心
深秋时节,冷空气频繁袭击,这个时候,医院里就诊的病人比往日多起来,其中不少人是因心脑血管疾病突发所致。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曹小织建议,中老年人在这个季节不妨每天喝碗热姜汤,不仅有助于血液循环,还利于血压控制。
中医认为,生姜性温而味辛,能通血脉,降血脂。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,生姜中具有良好通脉降脂药效,比如其中姜油的辛辣成份以及姜草油的芳香成份,姜草油与血管扩张剂有相同的作用,能够使血管扩张,促进血液循环。
生姜还有一种类似水杨酸的有机化合物,相当于血液的稀释剂和防凝剂,从而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,使血流畅通,对降血脂、降血压、预防心肌梗塞均有特殊作用,可降低心脏病和中风的发病率。
不过,生姜虽然是护心“良方”,但也不能吃过量。过多食用生姜会导致多种不适症状。由于生姜中含有大量姜辣素,如果空腹服用,或者一次性服用过多,会引起口干、喉痛、便秘、虚火上升等诸多症状。另外,有五心烦热、盗汗、口干等阴虚症状的人不宜吃姜。
专家还提醒,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,更应注意及时添衣保暖,平时避免过度劳累,保证有充足的睡眠,晚餐不宜过饱,少食辛辣油腻的食物,注意营养搭配,科学膳食,不吸烟少喝酒,坚持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,增强体质,以更好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。